昨日晚餐:「台菜之鮮 vs. 薄酒來之味」家宴。
雙味腐乳拌鮮蝦綠竹筍、破布子燒蒲瓜、塔香味噌蛤仔滷虱目魚、扁魚韭蔥豆腐鍋、蝦米香菇黑豬肉炒米粉。
佐餐酒是法國薄酒來之Louis Jadot,Beaujolais Villages Nouveau Non Filtre 2016,Domaine Chanonard Morgon 1996,Christoph Pacalet Saint Amour 2016,Philippe Pacalet Moulin a Vent 2015 紅酒。
餐後甜點是麻豆正老欉文旦柚&甘露梨切盤
餐後茶是冷泡宜蘭冬山翠玉紅茶。
→ 好友裕森來家吃飯。為他主辦、11月17日登場的「不平凡的日常 Beaujolais Fest 2017 https://goo.gl/Jo9sq8 」酒展暖身,說好一起挑戰薄酒來配台味家常菜。
的確,近年來頗著迷於薄酒來,家中試了多回,與台菜確實和合 ── 既然如此,當下萌生淘氣之心,決定把規格一次拉高:選出多種過往與紅酒常有衝突的「鮮味食材」,魚、蝦、蛤蜊等海鮮之外,還刻意聚焦於經發酵、醃漬、風乾之各款鮮味元素,相互組合設計出菜單,與薄酒來全面開戰!
驚喜過望是,不愧迷人薄酒來!裕森所選四款酒,竟然全沒被考倒,從腐乳的鹹鮮、破布子的甘鮮、味噌的濃鮮、蝦米香菇的爽鮮,從Nouveau、Morgon 到Saint Amour……除了個性稍強的扁魚,以及格局較偏緊緻的Philippe Pacalet Moulin a Vent 2015 略有顛簸,幾乎道道都能琴瑟和鳴水乳交融。
其中,以破布子燒蒲瓜和塔香味噌蛤仔滷虱目魚最突出;特別後者,原本開煮前裕森還有疑慮,且對這天外飛來組合直呼不解,弄得我只好從日式味噌滷魚、台式醬煮虱目魚到義式狂水煮魚一路細細解釋其中融合脈絡………(笑)
結果大受好評!鮮醇濃烈的襲人海味,與薄酒來、尤其質地清芬雅逸的Domaine Chanonard Morgon 1996,相互撞擊出馥郁奔放的襲人芳香,美味得你一筷我一口瞬間搶光!
是一回對薄酒來、對台菜之餐酒搭,也對料理之風味拿捏、家宴之節奏掌控,又得更多觀照、思考與啟發的宴饗,一夜盡歡。
#怡蘭的餐桌
#怡蘭的家宴
#怡蘭的品飲